行走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舉頭翠竹參天,俯首江水潺潺。“20萬畝竹海、150公裡竹林風景線、367萬平方米濕地、4條穿城生態水系,實現水清岸綠、靈動自然。”青神縣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神縣森林覆蓋率48.8%,80裡岷江串聯起青神湖、江灣神木園、中岩寺、漢陽湖、平羌小三峽等生態廊道,形成了2個萬畝平湖,全縣就是一座天然的巨大水庫。
近年來,青神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為抓手,全力推進森林“四kaiyun登录入口 kaiyun平台庫”建設,不斷提升森林總量和質量,實現“水庫”增容、“錢庫”增收、“糧庫”增產、“碳庫”增效。
聚焦“雙碳”目標,青神縣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實施森林生態修復工程,修復退化林、更新低效林,持續推進“年萬畝栽竹”計劃,健全完善森林資源管護機制,鞏固提升森林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今年以來,完成營造林1萬畝、義務植樹(栽竹)30萬株,進一步鞏固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水源涵養能力。
依托全縣豐富的竹產業資源,青神縣大力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新方式,不斷推動傳統竹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竹產業集群化和規模化發展。大力發展青神竹編、竹木加工、生態旅游康養等業態,打造億元加工企業2家、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帶動2萬人從事竹產業﹔培育推廣優良竹種“斑布1號”,建立“竹農+國有公司+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龍頭企業”的種銷模式,帶動眉山、樂山、雅安等地區竹林基地建設﹔積極開發竹林經濟,商品就地轉化率達80%,人均從竹產業方面增收2500元以上,2025年預計青神縣竹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
依托可發展林下經濟的豐富資源,青神縣充分挖掘森林是“糧庫”的優勢和潛力,探索發展林下種養殖經濟增收新渠道,推動林下生金,促進林農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積極開展建設“天府森林糧庫”青神行動,開展筍用竹培優、油茶倍增等五大重點工程。加強“以竹代塑”竹日用品產業園和椪柑產業園區建設,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分類建設天府森林糧倉、工業原料竹基地、旅游生態竹基地等。截至目前,建成萬畝竹產業基地5個,其中省級現代竹產業示范基地4個,全縣現代竹林基地總面積達20萬畝。
青神縣聚焦“雙碳”目標,大力增加森林碳庫,致力於森林碳匯功能價值變現,把空氣變成“真金白銀”,進一步釋放綠水青山經濟紅利。該縣科學實施綠美青神行動,持續推進增綠補綠行動﹔加強森林防滅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不斷加強森林資源監管,打造穩固的森林“碳庫”﹔制定四川省竹漿及竹纖維材料碳足跡核算地方標准,構建竹產品取代各類中下游原塑料產品后碳足跡數據庫,提供竹塑產品減碳認証,促進經濟竹林碳匯產品化開發和交易,不斷探索森林生態價值轉化新渠道、新途徑,力爭實現林農增收、財政增稅、生態增值。
“森林是多元功能和多重價值的集合體。”青神縣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庫和碳庫是森林的基礎性功能,更多體現森林的生態效益﹔錢庫和糧庫是森林的拓展性功能,更多體現森林的經濟效益。扎實推動森林“四庫”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張瑞、蔣小魚)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